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花都“1012”疫情发生后,花都民建人在基层委主委陈为文的带领下,捐款捐物约70万元支援抗疫。同时,大家纷纷主动请缨,逆行在抗疫一线,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他们用心怀大局的奉献精神和冲锋在前的实际行动,为花都人民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陈为文(右)代表基层委向新华街捐赠
基层委副主委何美杰,为了表达对奋战在防疫前沿的工作者们的真诚的敬意,第一时间通过花都区慈善会·民建慈善基金向一线捐款10万元。10月23日,得知新华街面临的抗疫形势严峻,为了更好地保障医护人员自身安全,他出资20万元,向新华街捐赠了100箱橡胶检查手套。10月28日,为了感谢新雅街道一线人员为抗疫的无私付出,他又带着100箱八宝粥、100箱苏打水前往慰问。

何美杰(中)向新雅街道捐赠
与此同时,何美杰自己也一直奋战在狮民村的抗疫一线。狮民村面积大,居住的又大部分都是不谙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为了更好地筑牢村民的“安全线”,他化身政策宣传员,骑着摩托车一遍遍地穿越乡间小道上,确保大家都知晓和落实核酸检测通知等防疫要求,号召大家减少串门、聚集。“我手机出了问题,核酸码打不开了。”在狮民村核酸检测点,一位老人急红了脸拉着何美杰求助。“您别着急,我看看。”何美杰仔细检查了老人手机的设置,三下五除二就打开了核酸码界面。为了方便老人使用,他还主动帮忙把核酸码打印了出来。其他村民都对何美杰竖起了大拇指。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切实帮助村委会干部减轻疫情防控的压力,更好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何美杰总是这样默默地在村民有需要的地方倾力服务。
基层委副主委谭乐吨,是花都区秀全街规划资源工作组的主要负责人。疫情爆发后,他担负起街道流调数据和防疫地图划定工作,这是防疫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根据流调信息科学划定防疫地图,可以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参考,助力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提供更加及时全面的信息保障,从10月12日开始直到25日,谭乐吨就没再回过家,吃住都在办公室。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简单休息几个小时,又爬起来继续工作。“我的工作连续性强,防疫地图搭建完成后,还需要根据实时发布的确诊患者、密接者等信息进行校对、整理、更新。满脑子都是流调信息和防疫地图,没有心思关注其他。”当问及谭乐吨十几天来只能躺在办公椅上休息的感受时,他如是说。

谭乐吨(左一)在马溪村督导核酸检测
10月26日,谭乐吨十几天来首次抽空离开办公楼,大家都以为他回家休整,没想到他却是奔赴马溪村了解核酸检测情况。谭乐吨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心里,自己很轻,对群众的责任为重;生活很轻,防疫工作为重。
基层委副主委黄昆,疫情爆发时所在小区被划为封控区。他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社区,承担起每天开车在封控口将物资运至小区指定的物品发放处的任务。为了小区“老弱病残孕”、红码人员等特殊人群能得到充分的照顾,黄昆还主动请缨带领“关爱特殊人群工作小组”,上门为这部分人群提供物资、药品的派发服务。

黄昆(右)在封控小区进行志愿服务
小区解封后,黄昆无缝衔接地参与到所在单位巡查封控区外围的工作。得知五华村被列为封控区域、急需人员进驻服务时,他又立刻收拾行李前往驻村。在日均协助医护人员开展上门核酸检测采样服务逾50人次的同时,为了物资精准发放,他还承担着村内人员摸查及台账更新工作。
基层委副主委李伟是花都区精神心理类专科医院——广州圣泉医院的董事。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承担起区内中、高风险地区精神病患者的接收工作,在以“快、严、实”的硬措施进行封闭管理、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的同时,医护人员还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不间断地为全区在册精神心理患者提供在线巡诊、调药、咨询服务。

李伟所在医院向新华街雅宝社区捐赠
雅宝社区人员密集,被封控后物资紧缺。李伟知道后,将消息分享到了医院群里,大家纷纷响应捐赠号召,不多久,两万余元的慰问物资承载着满满敬意,送到新华街雅宝社区一线抗疫人员手中。“我们全院上下都想为抗疫出力。因为封闭管理的原因,大家没有办法直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于是把热血挥洒在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和捐款捐物上了。大家每天休息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收集到的花都疫情的动向和物资需求发到群里,自发地组织捐赠。大家都说,虽然自己封闭在院内很安全,但是要和其他花都人民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医者担当。”李伟欣慰地说。
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冲锋在前,“疫”无反顾的人,在花都区基层委不胜枚举。在这场疫情的大考中,花都民建人充分展现了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民建风貌,为筑牢健康安全防线积极贡献着民建力量。
(花都区基层委 尹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