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广州民建在机关会议室举行春节传统文化习俗学习活动,大家共聚一堂,学春节习俗,送节日祝福,共迎一年一度新春佳节。

学习活动由宣传处处长肖佩贞主持。在学习活动前,她精心编辑了春节传统文化习俗的资料,发到机关粤政易上,供大家学习。集体学习活动上,她又精心挑选了介绍春节传统习俗的视频,一起观看。通过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我们从小到大,年年盼的春节,在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压岁钱、贺年片……这些习俗里,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记载。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新年的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戴一新,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贴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完视频后,大家还讨论了阴历、农历、生肖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由于疫情原因,不少人放弃了出省计划,就地过年,虽然不能与远方的亲人团聚,但看到国内新冠肺炎新增本土病例清零的消息,大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国才有家,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家共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宣传处 戴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