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一则广汽集团日产口罩25万只,月底日产100万只的新闻在网上刷屏。网友纷纷留言:大国企有大担当,广汽担当广州速度……在这个事件的背后,是上游供应商日以继夜的奋战,是中小企业不计成本、只争朝夕的拼搏,更是广州中小企业在疫情面前,不论金钱的大担当。而民建会员赵虎任职总经理的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复工不能等靠要,万事俱备借东风
2月21日,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企业家联谊会主席黎名准、专职副主委冼聪颖,社会服务工作处负责人樊秀华等一行,深入走访敏嘉公司,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赵总说:目前复工产能已达到90%左右,未来三个月的订单很饱和,我们有信心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

(一)主动出击,战略储备
在开工之前,赵总组织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开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在贯彻“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方面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先后安排采购了消毒用品、口罩、测温枪等必要的物品。赵总高价购买的5000个口罩,转手就捐了2500个给南沙区疫情防控部门。企业有担当,员工也不含糊。刚开始买不到测温枪,员工就把自己家里的测温枪贡献出来。公司在做好战略储备的同时,也号召员工去参加政府统筹的“穗康”口罩网上摇号,两条腿走路更快更稳。
(二)对标对表,复工达标
为迎接复工检查,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区政府下发的文件和标准进行整改和完善。区政府开通了企业复工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办事流程。达到复工要求后,企业网上申请,政府上门检查确认,很快就完成了相关复工手续。
(三)万事俱备,政策东风
复工审批、员工返岗、供应链配合、物流畅通、资金充足是复工复产的必要条件,而员工返岗是疫情防控下最难的一步。敏嘉是一家从事精密机床研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近十年来,为造福本地经济和留住员工,公司通过招募本地员工、外地人才落户和员工本地置业等多种措施推行员工本地化。目前,公司本地员工已超三分之二。对个别湖北籍员工,通知他们注意安全、原地待命、暂缓返工。有些省内员工由于交通中断无法返岗,厂里就派专车接他们上班。对于需要隔离的省外员工,公司给他们配备专用的隔离房间,并保障他们的生活。
当谈到对哪些优惠政策印象深刻的时候,赵总说:免除社保和缓缴住房公积金最实惠,真真实实的减少了企业现金支出,在疫情环境下是雪中送炭,为企业顺利复工达产保障了充足的现金流。
二、全力以赴争朝夕,凝心聚力共担当
刚复工不久,赵总就注意到了广汽集团准备建立口罩生产线的信息。为了早日生产出防护口罩,减轻广州市防疫物资的供应压力,广汽集团计划自制设备30台至50台进行口罩生产。这些口罩除了解决自己复工复产需求,还将优先支援医疗、公交、出租车、地铁等防控疫情和公共服务的一线人员使用。赵总主动请市工信局牵线搭桥,愿意为广汽集团口罩生产线贡献力量。
(一)科学统筹,高效合作
2月10日,广汽集团组织口罩生产线的负责人,拿来了160个图号的零件需求。每个图号对应的零件数量少则30-50个,多则100来个,总共一万多个零件,全部要求一周之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仅靠敏嘉的产能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赵总当机立断,立即让采购部门筛选供应链中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并进行逐一电话、微信和邮件确认。把最难加工的零件留在敏嘉完成,把难度较小的零件分配给敏嘉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协助完成。通过科学统筹,敏嘉当天就把全部160个图号的零件进行了分配,为高效合作配合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不计收益,全力以赴
来不及核算成本,也来不及签订合同。这批零件种类多、数量少,几乎全部都是类似样品一样的订单,每一个图号都是一根硬骨头,收益更是无从谈起。在关键的时候,这些与敏嘉配套的小微企业勇于担当、不计收益、只管付出。尽管他们连合同都顾不上签订,但是所有合作企业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任务。
(三)全心的付出,意外的回报
为保障零件供应,市工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抓紧给这些小微企业复工,达到要求即申请即检查,做到应复尽复、能快则快。快速复工是完成本次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些小微企业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复工机会,日以继夜、两班倒地克服困难、保障生产。不仅攻克了大量技术上的难题,也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理顺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关系。当完成口罩零件供应的时候,包括敏嘉在内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已完成了复产初期磨合,为后续达产,甚至扩产创造了条件,这大概是付出之后的意外回报。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疫情灾难降临的时候,大企业有大作为,小企业也有大担当,我们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敏嘉就是这样一家不因祸福而避趋的企业,一家勇于担当的企业,而敏嘉和敏嘉的供应链正是当前复工或准备复工中的千万家中小企业的一个缩影。
(参政处 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