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新闻中心 民建知识 组织建设 宣传理论 民建先贤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会内监督
机关建设 基层快递 联 谊 会 专 委 会 会员风采 作品园地 民建历史 热点专题 基层组织
站内检索: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中心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
 [图文]民建广州市委会赴毕节、安顺开展帮...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番禺区基层委、企联会番禺分会赴贵州省开展...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2025年度第二次基层委...
 [图文]市委会赴云浮温氏食品集团调研
 市委会理论文化宣传委参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
 民建企业家共创训练营:共探AI时代的企业...
 凝聚共识建诤言 汇聚合力促发展 黄埔区基...
友情链接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人物专访

只把光阴付初心,不辞劳苦守光明——记民建会员、南沙区政协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主任医师邱海江


发布时间:2019-12-13 17:31:00  来源:本单位

2017年4月17日,初夏的阳光普照大地,南沙的山和水,南沙的花与树,仿佛都流动着生命的风采,熠熠闪光,楚楚动人。天地间的美好光影,刚好被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的一位病人隔窗看到,他已经四年没有看到过这种情景了,他甚至曾经以为将会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今天,他复明了,双眼恰好与这美好的一切重逢,他激动地无法自制。

这位病人叫黄福喜,今年74岁,是南沙广隆村人。老人终身未娶,膝无儿女,家境贫困,自从4年前双目患疾失明后一直拖延没能医治,生活只能依靠其兄妹抽空照料,相当艰苦。而今天,他复明了。

老人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紧接着就有一群人走进病房南沙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南沙区基层委员会主委李刚,民建南沙区基层委一支部主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邱海江,以及其他民建会员和医护人员来探望他。邱海江医生是帮他完成复明手术的主治医生,而为他解决后顾之忧、垫付手术费用的则是民建南沙区基层委员会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黄福喜用刚复明的双眼再一次凝眸跟前一副副善良又洋溢着阳光的脸庞,他激动得连唱几首革命歌曲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在场的人都受到老人歌声的感染,不由得给他打起了拍子,歌声再一次飘出熠熠闪光的窗外。

事后有人问邱海江医生这种情景是否让他深受感动难以忘怀,邱海江淡淡地说:“这种事情见多了。”在他的心里,作为一名眼科大夫,为常人守住明眸,为病人重寻光明是天职,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之事。除了正常在医院上班,兢兢业业做一名眼科医生,他还义务为几千人义诊、近两百人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自然是无法在看到病人重建光明时心底轻易起波澜了。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角,正是只把光阴付初心,不辞劳苦守光明的南沙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民建南沙区基层委员会一支部主委、南沙区政协委员邱海江。

一、既搭台,又唱戏,倾力守南沙之光

2005年广州市南沙区成立,为了加快南沙的开发,广州市决定在南沙区成立一家新的三甲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南沙中心医院,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管理。邱海江作为市一医院眼科业务的骨干,看到南沙远离市中心,医疗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群众就医困难,毅然响应市一医院的号召,来到南沙中心医院当拓荒者。

2008年7月开始到2014年,邱海江利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南沙的患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杂症,很多群众在他那里重拾光明。同时,他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影响力,宣传南沙,呼吁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前往南沙区开拓创业,在他们这一批“拓荒牛”的感召下,南沙区的医疗人才逐步开始多了起来,医疗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单凭一个医疗单位或医生的热情,不能帮助到每一个的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就医不方便的患者。经过对南沙的多年了解,邱海江发现有这么一个群体特别需要社会各方面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南沙偏远地区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南沙地区由于地处珠江出海口,紫外线强烈,日照时间长,老人白内障发病率偏高。很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患上白内障,但因为贫困、交通和就医不便等诸多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这些患者轻则生活不便,行动受限,容易摔倒或碰伤造成二次伤害,重则失明,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邱海江想帮助这群人,却力不从心,他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他做这件事情。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让眼疾患者看得见美好的世界,是他的初心和职责,这群困难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始终是他内心深处的牵挂。

事情在2014年有了转机。2014年3月,邱海江光荣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了一名民建会员。南沙民建是在南沙很有影响力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管是组织建设、参政议政还是社会服务工作都做得很出色。邱海江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民建的社会服务工作开展这一项工作。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他所在医院领导和民建南沙基委会汇报,没想到刚加入民建的他得到了民建南沙基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也肯定和支持他的想法。在邱海江的不懈努力之下,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由南沙民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联合举行的“南沙之光·复明行动”于 2014年7月11日正式启动。

平台搭建好了,在民建会员和南沙医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下,邱海江立刻投入到“南沙之光·复明行动”中去。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区内群众提供现场免费眼科义诊,发放药品,眼病防治宣讲;二是对符合手术条件的户籍贫困患者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手术费用由医保、南沙民建及南沙医院共同解决。高度的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让邱海江为这个复明行动坚持了5年。每年春节过后,邱海江就开始联系各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好每年的眼科义诊时间。然后南沙医院眼科医生、护士和民建志愿者一起,战酷暑斗严寒,奔波在南沙周边乡镇开展复明义诊活动。多年以来,他们为老年人登记、眼科义诊、免费讲解眼部保健、免费发放药品,南沙的街镇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5年来,邱海江带着他的团队举办了100余次义诊活动,惠及了100多个村、居委敬老院,共为8000余位群众进行眼科义诊,赠送了1000余支眼药水,他还为近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从诊断到手术,患者不需花费一分钱。这些工作,都是他在本职工作完成之余去奉献的,像黄福喜老人这样实现复明的例子,他已经习以为常。

他的付出除了收获满满的感动,也得到多方领导的肯定,区政协主席钟华英、基层委主委李刚等领导都莅临医院探望病人,并对他的工作表示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民建南沙区基层委员会主委李刚多次在会上高度评价复明行动,他鼓励邱海江大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打造一批富有生命力的社会服务工作品牌,提升会员的社会服务意识,扩大民建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民建会员参与到复明行动中来。领导的鼓励和患者的感恩是邱海江继续前行的动力。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炎炎酷暑都没有阻挡他坚持复明行动的脚步,他的行为感动着基委会的全体南沙民建会员。他给民建会员带了个好头,也树立了民建好形象的榜样。

由于邱海江的突出表现,他分别在2014年~2018年被评为南沙基委会的“社会服务优秀会员”的称号。2016年被民建广东省委员会评为“社会服务优秀个人”。 2014年被民建广州市委员会评为“社会服务优秀个人”。2018年被民建广州市委评为“参政议政优秀个人”,他们的活动也时常见诸报端,为人所称道。

二、勤履职,多奔走,参政议政为大我

邱海江坚守一位眼科医生的初心,同时时刻谨记自己作为区政协委员、南沙区基层委员会一支部的主委的使命,他在参政议政中把三个角色完好地结合在一起。除了参加义诊、进校园宣讲眼保健知识等社会服务工作外,对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也积极写提案去反映,希望从更宏观的层面推动政策完善以及问题的解决。

由于深入基层,贴近民生与社会实践,他的多个提案都获得过优秀提案、书面发言等。如2018年他提交的《突破南沙基层医改最后瓶颈,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优质医疗服务》,聚焦南沙普通老百姓就医所遇到的热点问题,在丰富的行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该提案作为南沙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单位提案书面发言。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民生提案《整合南沙医疗信息资源,打造大湾区医疗高地》从建设大湾区医疗高地的宏观角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医护行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可能性,从而提升医院诊断效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获南沙区政协优秀提案。

除了立足医疗行业建言献策,邱海江还善于跨界做“嫁衣”,为热心于参政议政工作的会员搭建平台,在调研座谈上不遗余力提供便利。例如联合提案《推进新能源分时共享汽车网点建设,改善南沙交通出行环境》,提案关注的问题与他专业相距甚远,但他并没有因为“隔行如隔山”而停止探索和为民发声的脚步。他与提案执笔人、会员陈锐辉明确分工,陈锐辉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敏锐抓住南沙交通不便的民生难点做深度调研,邱海江则充分利用民建会员提供的平台,为提案的前期调研搭建平台、打通信息渠道,从而让提案对实际问题抓得更准、提供的数据更详实、提出的建议更具操作性。虽然是跨专业,但邱海江说:“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机会况且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并帮到年轻会员,我乐意!”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直率又开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邱海江在履行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职责上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换来累累的参政议政成果、快速的自我成长和会内上下的肯定。2014年入会,2016年当选南沙民建一支部主委,同年十月当选南沙区政协委员,2018年被民建广州市委评为“参政议政优秀个人”,近两年共提交7篇政协提案,两篇被评为区政协优秀提案。心中有“大我”,他的履职成果生动地展现了参政党的“四新”形象,切实做“三好”帮手。

三、常感恩,担道义,守护光明任重道远

邱海江给人的印象是很忙,这也符合大多数人对医生的印象:难得休假,看不完的病人,脚不沾地的匆忙步伐。何况他还是一名“不安分”的医生,把很多时间和心血放在民建的社会服务和参政议政工作上,在他未来的计划里,还有一长串的事情:促进医疗信息共享、预防青少年近视、帮助更多困难失明群众恢复光明……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开展,那就是为人们守护光明。

“很累,但还是很多事情要做。民建给了我一个成长的平台,基层委和李刚主委都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肯定,其他的热心会员总不忘与我分享好的经验和资源,我感恩进入这个集体,所以我也珍惜民建给我的机会。”邱海江动情地说。

得益于这5年来的坚持与付出,“南沙之光·复明行动”成为南沙民建社会服务工作的品牌,不仅帮助越来越过困难的眼疾患者重获光明,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进来,在会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民建会员志愿参加活动,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协助群众义诊,连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会员吴小慧也亲自报名做愿者,为前来报名参加义诊的群众登记材料,指导现场。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愈发严重,引起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去年八月,国家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邱海江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他计划未来为更多中小学生带去专业的眼保健知识,帮助学生家长做好近视防控和筛查。

从老人到中小学生,从街道到校园,邱海江关注的群体越来越多,脚步丈量的土地越来越广。

能者多劳,铁肩担道义者更多劳。邱海江从不计较,只管撸起袖子默默干活,坚守一颗初心:让群众眼里有光、心中有光。

宣传处  陈彩霞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