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即进入广州市民政局工作。
在民政局,李鑫不但是一名公职律师,也是一名中级社工师。她的日常工作除了要负责本职工作岗位的具体事务以外,还要处理单位里的法律文书。在民政局里,她干过的工作繁琐、多样,曾经在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工作过,也在宣传和政策法规处、办公室工作,目前在救灾和慈善事业处负责公益慈善领域的事务。
在多年的民政工作中,李鑫是如何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成长为业务能手,并在2017年获得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是什么动力驱使她十年如一日地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她是怎样在繁琐的工作中不忘初心,一如继往地为祖国的民政事业做出贡献,让我们走进李鑫的工作与生活,在她的故事中,能感受到一名民主党派人士的高尚情操品位。

广州市慈善事业规范化有她的一份功劳
在2012年《广州市募捐条例》和各项配套文件正式颁布和实施之前,除民政局和民政局下辖登记的社会慈善团体组织举办的慈善募捐活动,社会上还有一些慈善团体会不定时组织慈善活动,但这些活动由于缺乏监管,缺少公信力,群众对于这类组织的态度和看法大大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李鑫和民政局的领导以及同事们积极配合《广州市募捐条例》的制订工作,主动协调各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市募捐条例》及其各项配套文件陆续出台,一改过往慈善募捐活动的不规范做法,大大规范了广州慈善工作。
《广州市募捐条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制定了《募捐办理指引》、《募捐许可申请表》、《募捐活动信息公开表》和《财产使用信息公开表》。在《广州市募捐条例》的起草阶段,李鑫就开始全程参与,利用她熟悉法律业务,精通法律条文的优势,为起草条例提供了法律支持。
为了能够让广州市的慈善募捐事业更加公开和透明,李鑫建议在《募捐许可证》上加印二维码认证。这项举措虽然增加了民政部门的工作量,但是方便群众查询募捐许可的详细内容,对每一笔捐款和捐款的去向都可以进行追踪,不但大大增强了广州市慈善募捐事业的公信度,而且能够敦促慈善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自2012年5月1日《广州市募捐条例》实施以来,李鑫一共为全市近200家慈善组织办理公开募捐许可和备案审批2746件,发布慈善募捐信息公开事项5692件。虽然工作量比过往增加了不少,但是能够看到广州市的慈善事业蒸蒸日上,李鑫从心里感到喜悦。
除了对慈善团体有精神上的鼓励以外,规范慈善事业的其中一个部分还包括约束慈善组织的财务来往。
接到投诉举报后,李鑫一定会立刻着手对慈善组织进行调查。曾经有过一个慈善机构,被发现募捐资金管理不善、滞留挪用募捐财产,经过调查,民政部门对这家慈善机构进行了罚款处理。
除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之外,民政部门也会在每年通过慈善募捐活动执法抽查、现场检查、查阅纸质材料、访问慈善捐助受益人员等方式予以监督。李鑫的工作量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她已对广州11个区的46家慈善组织306个项目进行专项调查,并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金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指导或处理。
创新和实干才能实现慈善事业高效化
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实干才是工作效率的生命线。李鑫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务实肯干。她力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广州慈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内容等。
除此之外,李鑫认为慈善机构的评估工作在过往一直都是空白地带,这种空白导致了慈善机构对自身慈善公益服务的水平问题认识不足,民政部门对相关慈善团体也缺乏客观的评价,不利于开展不同层次的慈善公益活动。在李鑫的倡议下,广州市民政局在全国率先起草出台慈善类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印发《广州市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方案》,由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经过单位自评、专家初评和评委终评三个阶段,广州市14家慈善类社会组织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
正因为有了李鑫等民政部门慈善工作人员的努力,广州市慈善事业在透明度、公信力和规范化方面,都走在全国先进行列。
积极和有效的宣传促进广州市慈善事业不断健康发展
媒体是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善用媒体,它将会对企业和个人带来良好的宣传作用,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能毁了一家百年老店。
李鑫非常善于运用媒体,也很擅长利用媒体为慈善事业构建正面形象。每年,都联合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策划和开展10场行业慈善推介会。近年来,广州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募集慈善资金超过15亿元,300多个社会组织、媒体、爱心企业参与了捐赠活动。
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人气高涨,每天通过微信传播的信息量非常多,如果放弃互联网,几乎等于失去了宣传的臂膀。李鑫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指导市慈善会将其网站打造成为全国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这是全国省会城市唯一入选的慈善信息平台,也是全国唯一慈善会信息平台,凸显了广州慈善信息化的创新发展能力。
为了广州市的慈善事业,李鑫一直竭尽全力,努力做到最好。虽然周末都是一般人的家庭聚会日,但是她经常要出席各种各样的公益慈善活动,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李鑫觉得这些年来亏欠孩子的实在太多。
在广州民建参政议政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李鑫也是一名活跃的民建会员。2008年8月加入民建以来,她从一名普通会员成长为广州市综合三总支三支部副主委,并连续担任两届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作为一名民建会员,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人士的基本素养。除了积极组织和参与本支部的各项活动以外,她还积极参与民建广州市委员会组织的会务工作。在市委会组织的调研活动中,她能发挥自身所长,为多项课题研究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截至2017年8月,共对7份政治协商征求意见稿提出个人意见,供组织参考。此外,她还能结合本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与人大、政协部门及其代表委员沟通,共承办市及区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37件,较好地落实了代表委员们对广州发展的建议,取得了实际效果。
多年来的努力工作使李鑫获得了民政部门、民建组织、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的种种荣誉不仅是对她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的肯定,也是对她人格魅力的充分肯定。2006年,获评广州市民政局优秀共青团员;2011年,由于工作成绩优异,被广州市救助站市区分站授予三等功奖励;2014年获评中国社会报优秀通讯员;2014年被评为广州市公务员培训优秀学员;2014年,李鑫报送的《设立“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应急协调中心”》一文获“大民政 好风采”十大文化活动——“好点子”一等奖;2015、2016年,被市司法局公职律师事务所评为表现突出公职律师。
面对过往取得的荣誉和奖励,李鑫总是表现得云淡风轻,因为她知道,这些奖励,只是对过往阶段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前方有更远的路要走,只有踏踏实实走好脚下每一步,她热爱的慈善工作才能健康长远发展。
(海珠区基层委员会 刘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