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新闻中心 民建知识 组织建设 宣传理论 民建先贤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会内监督
机关建设 基层快递 联 谊 会 专 委 会 会员风采 作品园地 民建历史 热点专题 基层组织
站内检索: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新闻中心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
 [图文]民建广州市委会赴毕节、安顺开展帮...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番禺区基层委、企联会番禺分会赴贵州省开展...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2025年度第二次基层委...
 [图文]市委会赴云浮温氏食品集团调研
 市委会理论文化宣传委参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
 民建企业家共创训练营:共探AI时代的企业...
 凝聚共识建诤言 汇聚合力促发展 黄埔区基...
友情链接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组织  > 白云区

民建白云区总支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基层组织支委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发布时间:2014-09-09 14:19:00  来源:本单位

白云区总支部

近年来,民建白云区总支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逐步建立了一支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及企业家为主的素质较高的会员队伍。现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民建白云区总支部一直以来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截至20148月,白云区总支部有民建会员53人(男35人,女18人),其中在职成员45人,退休成员8人,平均年龄46岁。

(一)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在职会员队伍发展较快。2010年至2014年这5年间,发展会员21人,增长467%。其中:体制内的公务员10人、事业干部4人,占在职会员的31%;实职安排方面,有副局级1人、正处级领导干部1人、副处级3人、科级干部7人,占在职会员的24%;医生、学者、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员14人,占在职会员的31%;企业法人(董事长)18人,占在职会员的40%二是会员任职领域和层次有了较大突破,总支部会员任职的政府部门达10个,任职范围从政府机关逐步拓展向街道及事业单位。企业、高校、医院均有民建会员。 是后备干部作用发挥较好。总支部现有区政协副主席1人、市人大代表1人、区政协常委及委员8人、区人大代表1人,外地政协委员2人,占在职会员的29%,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后备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后备干部的知识层次有所提高。总支部会员大专以上学历有4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人,博士2人。二是注重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凡是新入会的成员必须参加区委统战部和区委党校联合组织的统战培训。今年,总支部3名新会员参加了白云区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了统战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更好地将统战意识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总支部历来在现有的成员中确定人选,在区委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按照民建上级确定的后备干部的选拔标准,认真分析会内成员的基本情况、优势特长和发展潜质,通过民意测验、民主推荐、与会员所在单位沟通协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等程序,确定后备干部培养对象,重视后备干部的群众基础。把发展经济界人士为主和发展其他界别代表人士统筹考虑,增加后备干部的丰富性。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有序的方法统筹规划一支后备干部队伍,确保能够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中,为培养造就一大批与中共通力合作的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是储备德才兼备的人才。总支部将重视发展与巩固、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辨证关系,积极吸收一些年纪轻、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的代表人士,保证足够的人才储备。确保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路线和方针的延续和发展;确保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关系的延续和发展;确保老一辈领导人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在新一代领导集体中的延续和发展,努力做到政治方向保持不变,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优势和特点与时俱进。

二是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充分利用支委会和各支部的工作平台,加大发现、培养、储备后备人才的力度,分层次、分结构,按年龄、专业、行业建立后备干部档案管理人才库,同时完善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确保后备干部队伍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切实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重视后备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特别是加强多党合作理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教育培训。根据后备干部的个人经历、个人能力,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意识地利用骨干会员、新会员培训班和各种会议,有针对性地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理论教育,使后备干部更加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增强政治敏锐力和提高合作共事能力。适当的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各类社会调研,学习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