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基层委员会
一、与时俱进,创新组织活动形式
民建越秀区基层委员会是民建广州市委属下最大的基层组织,现有会员268人,会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当中不乏社会精英,可谓卧虎藏龙。但平时会员的活动大多局限于各支部(12个支部)内部的自行组织,范围较窄,比较分散,不利于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也就不利于组织的建设及发挥组织的整体作用。许多会员希望能扩大到跨支部的会员交流,也有会员反映在经济社会、时政信息、参政议政等方面能有相互学习的机会,以及需要一个在自身工作和业务方面能有更多的切磋和探讨的活动平台。为此,本着加强会内联谊交流,提升民建组织建设活力这一宗旨,民建越秀区基层委员会创新党派活动形式,增强组织建设力量,决定创办“越秀民建会员沙龙”(简称“越秀沙龙”),为会员提供一个组织活动平台。
二、形式多样,沙龙活动丰富多彩
2012年3月20日晚在越秀区工商联大厦越秀区民主党派活动中心,“越秀沙龙”第一期活动拉开了帷幕。
第一期沙龙活动由越秀区综合二支部牵头组织,张正彪主委在致辞中对“越秀沙龙”的发展寄予期望。这期沙龙活动由支部委员黄刚先生和卢建雄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人,他们分别对“经由房产中介交易时的注意事项”和“对股市分析的个人心得体会”两大主题进行演说。活动中,黄刚先生和卢建雄先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与理解,列举了很多案例,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方法。
接着是沙龙的交流互动环节。会员们结合自身对于主讲内容的理解和实际中的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本次沙龙活动到会率高,收效也很显著。会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沙龙活动使自己收获颇丰,并期望多多开展此类活动,增进交流与学习的更多元化。
在后续每一至两个月举办一期的沙龙活动中,每期围绕1~2个主题进行。先由主题主旨人作简短发言或进行相关的介绍,然后大家可以提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畅所欲言。关于主题的选定,轮流由每个支部根据本会员的特长提出,如时政类(社会热点、经济形势、法律法规、社情民意参政议政等)、投资类(如房地产楼市、股市、会员项目等)、风采类(摄影、书法、字画、古董鉴赏等)、文体类(如文化艺术、养生健身等)乃至生意业务类等有益于会员交流,增强凝聚力的项目或会员感兴趣的其它项目,亦可以由会员自告奋勇提出。
三、效果斐然,组织活力不断增强
至2014年8月,“越秀沙龙”共举办了十八期活动。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会员都能积极地响应与主动参加组织活动?这是基层活动开展的关键。本委会以人为本,力促组织生活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每次活动之前,都广泛征求会员的意见,发挥集体的力量,出谋划策,力图让每一位会员都积极参与活动,并通过活动提高自己。我们认为,“越秀沙龙”举办以来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以“越秀沙龙”为载体,增强基委会的凝聚力。
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培训、座谈、茶叙等活动,加深会员之间的感情和了解,搭建一个宽松、健康的会员交流平台,越秀区的会员之间的亲切感增强了,会员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凝聚力增强了,焕发了组织的活力。
2、以“越秀沙龙”为载体,增强基委会的影响力。
“越秀沙龙”一经推出,就得到市委会领导和其他兄弟基层组织的良好评价。很多非本基委会的民建会员都积极前来参与,为“越秀沙龙”的发展共同出谋划策,“越秀沙龙”已经成为越秀民建会员与兄弟会员联谊交流的活动平台,大大增强了越秀基委会的对外影响力。
3、以“越秀沙龙”为载体,带动基委会的组织发展。
“越秀沙龙”的开展,成为会员们对外展示实力和高层次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吸引了众多会友的参与,通过互动交流,相互感染,让会友认识民建、关注民建、靠近民建,对我们吸纳高素质会友及民建组织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4、以“越秀沙龙”为载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为了把“越秀沙龙”办得更有特色,基委会对沙龙活动不断进行多元化发展的探索,2013年8月组织的敬老义卖活动和2014年1月组织的书画义卖活动都和“越秀沙龙”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通过“越秀沙龙”,会员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为慈善公益奉上了一份爱心,而基委会在增加对外宣传的同时也为我区的互助基金筹集了善款。
5、以“越秀沙龙”为载体,积极做好人才发掘和储备工作。
“越秀沙龙”以每月一期,每期由一个支部牵头组织的形式进行,每期沙龙活动的举行,都是对各个基层支部综合实力的考验,支部的组织、领导、联络、策划等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验。通过“越秀沙龙”,我们发掘出工作能力强、勇于付出的基层干部,为我区干部队伍的发掘和储备提供了依据。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越秀沙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并真诚希望市委会和兄弟基层组织对我们继续提供支持和帮助,使“越秀沙龙”这一名片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