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新闻中心 民建知识 组织建设 宣传理论 民建先贤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会内监督
机关建设 基层快递 联 谊 会 专 委 会 会员风采 作品园地 民建历史 热点专题 基层组织
站内检索: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中心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
 [图文]民建广州市委会赴毕节、安顺开展帮...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番禺区基层委、企联会番禺分会赴贵州省开展...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2025年度第二次基层委...
 [图文]市委会赴云浮温氏食品集团调研
 市委会理论文化宣传委参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
 民建企业家共创训练营:共探AI时代的企业...
 凝聚共识建诤言 汇聚合力促发展 黄埔区基...
友情链接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人物专访

社区建设的“实干家”

——记民建会员、黄埔区鱼珠街金碧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何坚
发布时间:2014-06-16 16:39:00  来源:本单位

 

何坚,80后,是一名广州市的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从事社区工作已经整整8年,从一名普通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逐步晋升为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兼副主任,主持社区全面工作。他所“管辖”的金碧社区是个总占地面积达17万平方米,拥有4200多户约1.8万名居民的大型商品房住宅小区。在整个广州市的城市社区当中,无论是社区规模、人口、硬件配套还是管理水平都是屈指可数的一流社区,备受关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社区居委会在很多人眼中会有误解,被认为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单位,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既非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制。但社区居委会属于与居民直接面对面的一线基层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需要对接政府30多个部门的180多项事务,每一项都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即便如此,还时常会因为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而被数落:“你们这些公务员无所事事不作为……”对此他早已习惯不去辩解,“有时间解释还不如多想想如何改善状况”。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是收入待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8年的时间里,他到手工资从1000多元“涨到”了3000元,而社区房价却从不到3000元涨到了近2万元,翻了不止6倍……每年对比社会平均收入数据都是属于“拖后腿的人”。“所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年轻人都将之作为跳板过渡,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跳槽了,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何坚如是感慨。

为他人服务是自己的理想

其实在2003年,他大专毕业后就在一家龙头民企担任营运策划部经理助理,每月工资加奖金远高于其后的社区工作收入。之所以“逆钱而动”,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缘于家庭的影响——他的父亲做了一辈子公务员,从小他就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对政府工作早有接触,服务意识根深蒂固,也认定了为他人服务乃是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在黄埔区土生土长的他,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生活压力不大。大专毕业以后想继续修读本科,提高个人知识水平,而企业加班工作是常事,必然会影响学业。恰逢2006年黄埔区公开招聘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他毅然辞去了企业工作,报名参加应聘考试,通过多轮笔试和面试后,成为金碧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后来也顺利完成了本科自考。

从事社区工作头两年,他被抽调到街道社区科工作。期间,他把社区工作所涉及的各个流程摸得滚瓜烂熟,对街内大小社区的情况了如指掌。2008年回到金碧社区居委会后,他很快获得重用,委派负责综治、安全生产、计生、武装征兵、商业整治、团志愿者等14项工作,先后参与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幸福社区等多项国家、省、市、区的创建评比活动。特别是他一直兼任社区团支部书记,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多次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亚残运会社会面治安防控、创卫、创文、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他策划组织社区热心居民和志愿者成立了广州市首支社区居民自治服务队—金碧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服务队,制定了《服务章程》、服务宗旨和宣传口号,并设计制作了专属队徽和帽子,服务队的事迹受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中国广州政府网”、“新浪网”、“凤凰网”等多家知名媒体采访报导。在他的协调下,服务队承接了团市委西关小屋志愿者服务驿站志愿服务项目,把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录入到“广州志愿时系统”统一管理,进一步拓展了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和影响力。2012年,服务队项目被评选为首届珠江公益节“千个公益项目”。20125月,在黄埔区纪念建团90周年暨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获评为2012年黄埔区杰出志愿者。20133月,他获选为广州市志愿驿站联合会成立既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20136月,他还考取了社工师中级资格证书。

  

这个态度积极、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成效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信任。2012年,他被区团委推荐参加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评选。不仅如此,他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服务经验和与社区居民保持良好融洽的关系,奠定了群众基层,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拥护,在2014年社区居委会选举中他被选为居委会副主任。

借力民建 民建助力

谁都知道,实现理想绝非易事。它既是一种愿望,又是一种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社区工作的过程中,他萌生了许多社区建设的理想想要实现,然而无论是政府的支持力度、社区居委会的权限,还是可运用的资源都十分有限,他总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迫切需要寻求“外援”的帮助。他坦言当初是冲着民建是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党派界别而来的,他希望从中可以获得更多力量的支持。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2012年,金碧社区被推荐为广州市首批创建幸福社区试点的24个社区之一,他作为社区创建负责人,根据居民对社区建设提出了的要求和建议,他通过民建关系,引进广州市明日之星教育集团投资200万兴建的社区教育中心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聘请专业的学前教育团队为社区提供早教托管、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等服务。黄埔区关工委、团委、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先后都到中心来调研考察,小区家长们评价:“在社区,能有规模这么大、环境这么好的教育场所,真是没想到!”在他的穿针引线下,社区还凑集了近80多万元修建了居家养老日间托老中心、文体中心、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体育公园等居民服务设施,建立了涵盖幼儿、青少年、中老年所有阶层的服务体系,使整个社区面貌一新,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13年,金碧社区获评为“广州市幸福社区”。

在获得民建帮助和感受组织温暖的同时,他也积极地参与到民建会务活动,撰写了多篇参政议政论文获得理论研究工作奖励,提交政协提案评为区政协优秀提案。他的热心和实干精神,也得到了民建的认可,被委任为民建广州市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民建黄埔区基层委员会委员、一支部主任和黄埔区政协理论研究会的理事等职务。何坚说,加入民建,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提升自我的机遇,还创造了实现理想的条件。民建会员的身份让他在忙碌的时候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他觉得他是在基层代表民建组织在实践关于“和谐社会”的中国梦。

未来社区工作者需文武兼备

谈起这些年社区工作经历和收获,何坚说“这些年我是在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我很感谢这些年来家人能够一直理解和支持我,使我可以兢兢业业的工作,逐步实现自己的社区建设理想。”

他曾去过欧美等10多个国家旅游,也随民建后去过国内一些地方参加课题调研,后来又考取了社工师资格证。他深刻体会到人民生活的差距,社区服务水平的差异,也见证着社区工作的变化。作为一个资深社区工作者,他觉得随着居民的自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经常面对面打交道,社区居委会成为矛盾最集中的第一线,有利于促使社区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社区工作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需要新的知识理论去开拓新局面,当今的社区工作者再不是老大爷老大妈,而是更多的8090后竞争上岗。他认为,未来社区工作者要兼备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既要在有管理的学问又要有发展的观念,特别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如何根据地区特色和居民需求来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将是社区建设的主题,必须将政治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向杰)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