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新闻中心 民建知识 组织建设 宣传理论 民建先贤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会内监督
机关建设 基层快递 联 谊 会 专 委 会 会员风采 作品园地 民建历史 热点专题 基层组织
站内检索: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新闻中心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
 [图文]民建广州市委会赴毕节、安顺开展帮...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番禺区基层委、企联会番禺分会赴贵州省开展...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2025年度第二次基层委...
 [图文]市委会赴云浮温氏食品集团调研
 市委会理论文化宣传委参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
 民建企业家共创训练营:共探AI时代的企业...
 凝聚共识建诤言 汇聚合力促发展 黄埔区基...
友情链接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

----记广州民建常委、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吕拉昌同志
发布时间:2011-12-07 18:12:00  来源:本单位

吕拉昌,19631月生于陕西,汉族、博士、教授、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广州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广州民建常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吕拉昌教授是一位睿智、儒雅、进取的学科带头人。他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创新,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学以致用,在学科建设、科研与教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潜心科研,教书育人

 

吕拉昌教授潜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与科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省优秀教师称号,他的教学每年均为优秀,他讲授的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他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由他主讲的《中国经济地理》,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授锐意创新,科研成果丰硕。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在国内外权威杂志《Journa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Geography》、《地理学报》、《地理科学》,Chinese Geography Science》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20余篇被SSCIEI、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和国际知名的地理情报检索刊物转载或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大都市的创新空间》、《区域整合与发展》,在城市创新、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5项成果获省级奖励,2009年作为《人文地理》杂志的封面人物,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吕拉昌教授积极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先后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进行学术访问或学术交流,20042005年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5年由他参与申报,并作为项目主要成员的研究项目,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吕教授强调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2007年他在国际权威的S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成为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论文之一,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同时,他注重与国外研究团队的合作,现与美国、香港、日本等地的学者,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2009年在广州大学成功举办的《中美人文地理研讨会》。

吕教授还注重研究的实际价值,他先后承担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广东发展新格局”,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经济带与城市群研究”、“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市体系规划——产业发展与布局”、广州市规划局“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研究”、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广州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等20多项决策咨询项目,这些成果成为广东省区域发展的重要决策参考,广州市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重要依据,受到同行、评审专家及有关领导的好评。

吕拉昌教授还积极投身学科建设,积极参与筹划了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工作,为学校人文社科建设搭建了平台,并为其成为省人文社科基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现任研究院三个重点研究方向“新经济与城市空间”方向的负责人。作为广州大学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吕教授积极促进我校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为设立人文地理硕士点,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吕拉昌教授还是省重点课程《中国地理》的负责人,广州市《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牢记政协委员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

 

教授是广州市政协委员,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相结合,牢记作为政协委员的职责。他的研究专长是区域经济、城市规划。2005年他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球化与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大都市空间重构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大城市二元空间结构模式研究》两项国家级项目,这两项研究都是关于我国大都市空间研究的课题,他努力结合广州的案例研究,从我国大都市发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方面,提出参证议政的选题,先后撰写了《加强广州创新环境建设,建立广州发展新平台》、《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广州郊区化的健康发展》、《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等多个提案,针对广州大都市的创新环境建设、郊区有序的发展及交通问题提出建议。他承担的另一些项目是直接为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如广州市规划局的项目《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的战略研究》,项目完成后,他对一些观点,进行提升,积极呼吁,引起政府重视,进一步转化成提案,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营销广州,促进广州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加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推进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就是在这些项目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授积极参加城建资环委的各种考察与学习活动。先后参加了城建资环委的河涌治理、城市交通、广佛同城、旧城改造、绿道建设等考察活动,他把这种机会作为了解社会、提高自己,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在考察中注意向相关部门的同志学习与请教,思考如何进行深化,作为提案素材?如何提出问题,才会引起政府及社会重视?并最终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例如,他系统地参加了广州市政协资环城建委组织的广佛同城化的调研,在政协城建资环委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广州市的规划局、建委、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并对与佛山接壤地区的荔湾区、白云区等区,以及佛山南海等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的专业知识,写出了《加强广佛大都市区的空间管治,促进广佛一体化》提案,此提案由市发改委主办,对建议给予充分的肯定,提案去年获政协优秀提案。

“中调”战略作为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政协高度重视,城建资环委组织了大型的调研活动,先后到市直相关部分,以及老城区的荔湾、海珠、越秀等区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挖掘潘家大院及所在街区文化及景观特色,打造广州内城文化旅游新亮点》,《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推进广州RBD建设》等提案,也受到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肯定,有些已被政府部门所采纳。

    近年来,虽然教学与科研的任务较重,但参政议政仍作为他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2010年他撰写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广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信息化促进广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5项提案,其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广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获广州市优秀提案奖。在今年两会上,吕教授在认真调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整合亚运城市管理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州城市的管理水平》《打造巨型RBD航母,全面提升广州中心城区的旅游发展水平》《强化城市社区建设,推进幸福广州建设》《建立有效的开发体制与机制,推进白鹅潭功能区的开发》《制定相关财政政策,推进广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5个提案。

 

发挥民建成员作用,积极建言献策

 

教授作为民建界别的政协委员,民建广州市委常委、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委员会的主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民建的各项会务活动,充分组织民建会员为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努力作为民建与政协沟通的通道,并通过民建组织为我省、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005年尽管他身处美国,仍不忘参政议政工作,这一年他曾主持了民建广东省委的课题,并撰写了“走新城市化道路,提升广东的城市化水平的建议”,该提案作为广东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集体提案,并作为大会发言材料,同时呈送广东省建设厅。省建设厅对提案给以高度的评价,并采纳了有关建议。2009年他主持广东省民建的重点课题“广东主体功能区划与经济发展新格局”,成果《建立我省科学发展新格局的建议》也作为当年的政协大会集体提案及大会发言材料。

作为民建界别的政协委员,他通过民建这一平台,为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近几年,他为民建广州市委会撰写与修改了多份提案,《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广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去年作为广州民建的大会书面发言材料。他还多次代表广州民建在政协大会发言,如在参加政协全会期间的市领导与各界别专题讨论会上积极发言。他还参加了荔湾区统战部广佛同城的专题研讨会,撰写并在大会作了《建立广佛产业对接高地,推进荔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发言,新闻媒体做了较详细的报道,受到相关领导的好评。

2010年市委统战部组组织了《落实珠江三角洲发展纲要》活动,民建广州市委会也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中。吕拉昌教授作为广州民建的代表,在广州市统战部举办的《落实珠江三角洲发展纲要》大会上,作了《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模式》的大会发言,并提交了6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做好支部掌舵人,努力建设创新型总支

 

2003年吕拉昌教授担任广州大学支部主任以来,加强组织建设,与支委们一起发展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会员,扩大了广州大学支部的力量,使广州大学由支部扩充为总支。吕拉昌教授积极发挥支委会委员的带头作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新活力、多领域的创新型总支。他组织支委委员经常一起研究支部的工作,注意民主平等的工作方式,按照成思危主席“把支部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型支部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支多年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总支,在广州民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民建广州大学总支部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