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一个年仅十五岁,却充满上进心和自信心的少年,为了圆一个大学梦,白天在学校里刻苦求学,晚上则在昏暗的灯下经营着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尽管劳累,可能够赚取到的钱仅够家境贫寒的他缴交学费。高中毕业后,他在酒店当过服务生,在商场做过销售人员,自己又开过家具店。这些艰苦的人生经历,不仅为他日后取得辉煌的成就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磨砺出他那钢铁般坚毅的意志。
29年后的今天,当年那个少年已经成长为广州商界和政界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就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广州市委员会的黎名准。
黎名准,年轻有为,风趣幽默,挥洒投笔之际,谈笑风生之间便已构思了自身企业开拓发展的新思路。目前他投资经营的企业涉足商业地产、物业租赁、物流运输、文化教育等多个产业。在他带领下企业近年来获得省、市、区授予多项殊荣,被评为“先进民营企业”、“先进集体”。广州华南汽贸广场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市场”、“广州市消费者满意市场”及“广州市优秀汽车城”。黎名准也获得广州市“双爱双评”活动优秀经理、“广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民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会员”,民建广东省委“2008年度社会服务优秀个人”、“广州市民营企业抗灾救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头顶上的光环更使其他会员十分羡慕,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海珠区人大代表、民建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广州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广东鞋业厂商会副会长、广州市民联商会副主席……,面对这些荣誉,黎名准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为国家、为社会、为民建、为家庭尽个人之力与扮演不同的人生角色”。
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
黎名准的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的艰苦创业之路可以说得上是一部中国当代民营企业家的活教科书。黎名准没有当前社会上富二代们的好运气,他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留给他最大的财富并不是金钱,而是为人处世的优良品德。
第一次创业,1990年黎名准身上只有辛苦打工赚来的几千块钱。这么点资金,可以做什么事情呢?经过反复思量,他决定办一个小小的家具店。直到今天,黎名准依然对自己做成的第一笔生意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个来店铺里买家具的转业军人。军人的豪爽让黎名准对他产生了好感,店子里没有多余的人手,黎名准这个老板便亲自到他家里安装家具。看着军人憨直的笑容,黎名准决定,以后把到店子里买家具的每一名客人都当成朋友看待,只要是从自己店子里卖出去的家具,一律免费安装,终生保修。这些举措为黎名准赢来了非常好的口碑,他的店子每天都客似云来。很快,黎名准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黎名准把眼光投得更高,目标更加远大,1991年他开办了一条卖塑料五金的商业街。他把每一个来卖场租铺位经营的老板都当成是自己的手足,中国人骨子里待人以诚的传统美德让他善待每一个商户。遇上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商户,甚至让他们暂停缴租两三个月,直到他们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为止。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黎名准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1995年他创办的广州第一家集汽车销售、过户、上牌、年审一条龙服务的汽车专业市场正式开业,经过16年的经营和发展,华南汽贸在社会上已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了自有使用土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汽车专业交易市场。黎名准不仅抓好原有公司和市场的发展,为了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他不断向集团化和多元化的经营方向发展,先后投资经营了广州市新华南鞋业百货城、广州华南汽车博览中心、广州华准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虽然生意越做越大,黎名准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他十分注重讲信用、重信誉,做到依法经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人为本。创业的艰辛让他怀抱着一颗谦和的心,无论是与政府高官或企业的员工及社会最低层的人接触,他都能做到尊重每一个人,善待每一颗心。“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和帮助别人”成为他行动的准则。
二、 信仰,人生的指路明灯
2004年,黎名准和广州市海珠区政府的领导们带领海珠区少年宫小天使交响乐团的小演奏家们出访俄罗斯参加音乐交流活动。
演出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欢迎,小乐手们的倾情演出也打动了黎名准。在庆功宴上,他非常诚挚地祝贺海珠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时任海珠区代区长的孔少琼说:“你别光是感谢我们,还是要感谢党和政府。在座每一位几乎全是共产党员,是对共产党的信仰让我们认准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信仰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指路明灯。”听了孔区长的话,黎名准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一直以来只希望能够赚到很多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可当自己的这些愿望一一实现以后,还是有种积压在心头上的失落感,总感觉生活上少了点什么。看到这一群共产党人,黎名准终于感悟到,原来人总要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才会活得充实,才能活得健康。有什么信仰比靠近我们的党组织更加有魅力,更加让人感觉真实而亲切呢?
在当天的宴会上,只有海珠区人大常委会陈汉强副主任是民主党派成员,他对黎名准说:“我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会员,民主党派人士都是统一战线的成员,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建是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参政党,这对你在业务上、思想上和政治觉悟上都能带来帮助。”听了陈汉强副主任的话,黎名准顿时有种心动的感觉。
回家后,黎名准找来民建的资料仔细阅读。当他看到介绍民建创办人黄炎培先生的篇章时,老先生那种无私大度、只问付出、不求获取,默默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黎名准。他决定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为党的统一战线作出贡献。、
加入民建后,除了能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让黎名准的政治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在对本职工作发扬光大的基础上给民建增光添彩。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加入民建后的短短四年时间,就给他带来人生另一个高潮。
三、 永不言倦的人民代表
2008年1月10日,黎名准这辈子永远会记住这样一个日子,在这天,他正式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
早在参选时期,黎名准的心里就非常明晰,一旦当选,他的肩头所承担的任务将会非常重,人大代表承载了全体选民的殷殷期待,了解民情,上达民意是全省人民交给省人大代表的光荣任务。
顺利当选之后,他也没有辜负全体选民对他的厚爱。除了积极参加党派内的调研活动,他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先后在省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以税收优惠作有力的激励引导手段,加大推进清洁生产力度的建议”、“关于财政支农重点要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等意见和建议,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十年磨一剑,宝剑出鞘露锋芒,黎名准的积极建言终于获得了回响。2008年,黎名准与林如山等代表联签的《关于改革省市财政体制中企业所得税分成办法的建议》,被省委省政府和省财厅采纳。2010年经省委常委会通过,由省政府下文,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除了关注企业界的健康发展,为企业界振臂疾呼,黎名准还很关注社会上的民生疾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人民代表出力的地方,就能发现他的身影。 2010年,广东省高等人民法院借助和发挥人大代表在百姓中的公信力和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优势,开展“百案调解”活动。黎名准除了积极参与该办案模式的可行性调研工作,还参与广东法院与人大代表们的互动活动,例如“法庭观摩”、“百场走访下基层”等。不断累积各方面知识为黎名准履行人大职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在办案现场,法官的分析能够解开当事人的法结和博弈心理,化解他们的怨气。而黎名准这位人大代表提出双方转换立场、换位思考的意见,得到当事人的认可,他再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社会常识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意见。经过法官与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情绪对立的双方自愿重新调解,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法律大战。
“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理念在黎名准的身上得到最佳认证。
四、 新思维下的企业家联谊会
黎名准担任广州民建企业家联谊会会长至今将近四个年头。他认为企业家和政府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政府依赖企业获得税收改善民生,企业依靠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企业要得到政府重视,除了要提升社会影响力之外,更加要积极畅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企业家不要害怕政府,而是要主动走出去,让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企业在经营上遇到的实际困难。作为联谊会会长,黎名准为会员们搭建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及时把会员的心声向政府部门转达,建议会员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应对金融风暴对企业造成的损害。他先后组织了“联谊增进友好沟通增进共识”的联谊活动,就当时我国经济市场中出现的生产资源价格调整和人力市场供求不足等困难的应对共商良方妙策;召开“金融海啸,创造生机——如何吸纳有用之财”、“危机、生存、突破——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之路”等专题讲座,从微观实践的角度,解剖和分析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举办“如何过冬——活着才是硬道理”、“中小企业创新之路”等多场经济理论研讨会,向企业家会员们发出了《“三促进一保持”行动倡议书》,鼓励企业家们要“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为广州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在2008年与2009年元旦,黎名准还倡议和组织开展了广州民建企业家联谊会成员到广东粤北贫困山区乳源地区“乳源扶贫助学爱心之旅”与“始兴县扶贫助学爱心之旅”自驾游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省、市电视台、韶关电视台的全程跟进报道,既加强了会员之间的联系沟通、丰富了会员文化生活,又表达了民建成员的爱心,扩大了民建在社会上的影响。
除了关注会内的企业家会员之外,黎名准还很重视发展非企业家会员。他认为,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企业要生存,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思维方式。除了关注自身企业的经营管理之外,还要注重引进高素质的知识分子为企业界服务,如律师、会计师、经济师……,这对会员们的素质提升和会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
黎名准对民建企业家联谊会的荣誉是无比珍惜的。他总是对会员们说:“你们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可以来找我帮忙,能够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荣幸。可要是你们的企业贩卖假货、劣质产品,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为民建抹黑,我是一定不会徇私的。”黎会长这番善意的提醒让民建的企业家们都很自律,他们的企业在消费者的眼中都有良好的信誉。
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为民建会员,除了企业家的身份,更加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觉悟让黎名准认识到,承担起社会责任比赚钱更加重要。2006年7月,台风“碧利斯”正面吹袭福建,毗邻福建的广东省韶关和兴宁地区也是重灾区,一听说上述地区受灾,黎名准的心里顿时非常着急。他立刻慷慨解囊,购买了粮、油、矿泉水等价值50万元的物质派员驾车送往灾区。
为了广州市委统战部孔少琼部长一句话:“请帮帮政府的忙,解决东风二小内三百多名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问题,你把它接过来继续办下去。”他二话不说,就把这家纯属违章建筑,更没有办学资格的村中小学接过来。为了让学校达到办学资格,他不但投入人力物力,还把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安排在学校里当校长,以便及时了解学校的动向。经过发展,现在的东风二小每年解决1800多名外来工子女读书问题,更是海珠区的足球强校,广东省绿色达标学校,成为民办学校中的名校。从黎名准接手经营至今,东风二小的资金运作基本上能够达致平衡,可从未赢利。让黎名准坚持下去的是学校里那群天使般的孩子,与他们沟通接触让他的心灵得到平静。在商海中他是百战不殆的将军,在全校老师们的眼里他是可敬的黎校董,在孩子们的眼里他是可亲的黎叔叔。
时时心念祖国教育的黎名准还组织企业家会员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乳源和始兴两个贫困县的孩子们捐献文具及现金30多万,个人每年助养10名蒙古生活困难儿童,捐助50名贫困学生,捐资15万元修筑粤北山区新丰县水利工程和小学建立图书馆。
“施比受更有福”是黎名准经常挂在唇边的一句话。从2008年到2009年,黎名准先后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赠物资达300多万元。其中向民建中央“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捐款10万元;资助贵州省黔西县“送光明”活动和向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支农、捐建汕尾市抗日英烈陵园等达80多万元;汶川大地震中援助地震灾区建设前后捐款捐物达100万元。
无私的爱让黎名准看轻自身取得的荣誉。面对各级党委政府和民建中央、民建省、市委授予的荣誉,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无论是谁,只要有能力都应该这样做。我能够为受灾群众们提供金钱上的帮助,那些奔赴在救灾现场的无名英雄们应该获得比我更高的荣誉。”
德高所以望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并受到众人爱戴不是因为黎名准经济富裕,而是因为他有着高尚的品格,高贵的情操。跟他接触过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慷慨大度的个人魅力所征服。
现时的黎名准早就过了为三餐打拼的阶段,回馈社会是他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是他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爱心是他作为民营企业家的自发追求,带领民建企业家联谊会再创高峰是他责无旁贷的重任,为广东省全体人民进言纳谏是他作为人大代表必需承担的义务。摆在黎名准面前,每一项任务都充满挑战性。回望黎名准曾经走过的岁月,他曾经跨过重重障碍,迈过人生无数道坎。他用崇高的品德为自己书写了一个传奇人生,用发自内心的爱缔造出一个民营企业家不求名、不求利,默默奉献社会的神话。丰硕的果实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而黎名准正是那些为胜利而来的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刘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