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家界,一定要说说金鞭溪。相传,秦始皇赶山填海到此地,喝醉了酒,一个不小心把一条金鞭坠落,金鞭即化作山崖,成为了金鞭崖。金鞭溪是因为金鞭崖而得名。
金鞭崖与秦始皇的金鞭是否有确切的联系,这点我并不清楚。但是看到金鞭崖的形状,无论如何,与一条真正的金鞭相去甚远。中国古人非常喜欢幻想,看到一座山、一块石头、一座山崖,只要与生活中的任何人和事物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处,往往就把这座山以此命名。我喜欢旅游,到过的地方也不算少,总觉得全国各地再也没能找出韶关阴原石和阳原石那种鬼斧神功也造不出的神似。
金鞭崖在我眼里,与张家界无数无名的山崖看起来其实形状也大致相似,皆因张家界内比比皆是这种高大的石柱。有时候甚是佩服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山峰或岩石想象作秀才、金鹰、醉罗汉之类事物的人,皆因我绞尽脑汁也看不出来这些石头哪里就像罗汉和老鹰了。
很多书籍上都有介绍金鞭溪的美景,如果实地考查一番,会发现多半言过其实。金鞭溪的景色虽然不错,但如果你去之前看得太多描述关于它的景色的书,去了实地考察一番,最深的体会就是编书的人有点言过其实。
带着搜寻美景的心态看金鞭溪会失望,但是带着休闲度假的心态去看金鞭溪则会有所得着。平和的心态让你收获金鞭溪的温柔。之所以说它温柔,是因为溪水流得非常缓慢,走累了可以跑到金鞭溪旁,随便找一块大大的鹅卵石坐下,把脚泡在水里,水冰冰凉凉的,缓缓地从你那裸露着的双脚之间流过,轻轻地吻着那双走得疲累了的双脚。除了儿时母亲会看着儿女的脚丫情不自禁地亲吻个够之外,走遍全世界,还有谁会来吻你的脚丫?
带一颗随波逐流的心会收获金鞭溪的绿意。走在金鞭溪的石径上,两旁的绿树成荫让你仿佛流连在绿色的海洋中。遮天蔽日的高大树木把都市里的烦嚣一扫而空,还带来无比清新的空气。对于整天呆在大都市里的人,走在马路上呼吸的是汽车尾气,躲在空调间里呼吸到的只是大家的肺气。只有在金鞭溪这个天然大氧吧里,能够闻到芬芳的泥土气息,听到耳边潺潺而过的流水声,放眼尽是无边的绿。
对于张家界这样一个旅游热点来说,自然环境的保护已经做得算是不错了。走在金鞭溪收获到的最大惊喜不是它的景色,反而是住在山里的野猴子。
在山里走着走着,没准就能看到树上站着一只猴子。在动物园里能看到猴子,大家都不会觉得意外,但是在荒郊野岭能够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确实让我大大惊喜了一番。生活在金鞭溪里的野猴子大概是被游人喂食惯了的,看到游客半点也不害羞。胆子大一点的猴子还在树上来个金钩倒挂,用尾巴把身子挂在树上摇来摆去,好腾出双手接过游客往上扔的食物。虽然山上有很多牌子警示游人,千万别喂食这些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不过,广大游客还是不会理会,照样把带到山上的零食不断往树上扔,猴子们自然也就乐享其成了。
金鞭溪虽然没有带给我任何惊喜,可金鞭鱼却让人觉得味道鲜美无比。金鞭鱼的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鱼的全身都是黑乎乎的,纺锤形的身体,小小的头。站在山间小径中往下细看,无数条金鞭鱼在溪水中嬉戏,给平静的金鞭溪带来丝丝生机。
沿着金鞭溪旁的石径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很多小商贩在贩卖这种物美价廉的金鞭鱼。通常湖南人的做法是把鱼用盐腌制一下,然后一条条穿在竹签上,再拿去油炸,炸好以后把它们放在一个锑盘子里乘着,有游客需要品尝的时候就把鱼放在锅里再用滚烫的热油炸一下就可以吃了。
金鞭鱼不但肉质比较细腻而且味道鲜美。野地里吃野餐自然就用最原始的方法才能尝出食物的好处,一只手拿着竹签,另一只手把肉撕下来放在口里咀嚼,鲜美的肉汁就会刺激着你的味蕾。可惜的是这种鱼的鱼翅非常多,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把鱼翅从嘴里剔除。
对比过红烧金鞭鱼和油炸金鞭鱼两种做法的味道,总觉得这种来自山涧的小鱼还是适合用原始的油炸方法做。红烧金鞭鱼把鲜美的鱼味都掩盖了,吃的时候也就缺少了天然的野趣。来自山野间的鱼自然好比少女中的村姑,把她弄得花枝招展的反而不美了。吃金鞭鱼的人要明白个中的道理,做人其实也一样。
在中国,有山有水的地方比比皆是。去当地实地考察一番,意外惊喜的固然不少,大失所望也不在少数。旅游,游的就是一份心情。只要有好心情,去什么地方都是美景,看什么风光都是万种风情。游金鞭溪既不会有惊艳的感觉,可也不会大失所望。皆因这个地方带给人的享受不是雄奇,而是一份宁静致远的美,从中享受到的是那份闲适和安逸。
金鞭溪还是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