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的广州日报A4版上一篇《“广州妈妈”空降汶川献爱心》的新闻报道上说:38位“广州妈妈”空降汶川。妈妈们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的爱心物资和助学助养善款,亲自给她们救助的122户地震灾区贫困家庭,送去面对面的关爱。……截至目前,汶川县威州镇已有6名孤儿被助养,96名孩子得到助学,50户困难母亲家庭得到了“广州妈妈”的援助。
在今年初,民建广州市委女会员联谊会,响应广州市妇联的号召,积极组织女会员参加广州爱心妈妈家庭结对帮扶威州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活动,经妇联方面的安排,我会有三户结对帮扶家庭——助学家庭1户、情感关怀2户。分别由女联会会长谭向华(助学家庭),副会长张流萤、李忠蓉(情感关怀家庭各1户)结对帮扶,三户家庭中助学1人、情感关怀5人。取得具体资料以后,她们多次以电话、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联系和关怀问候,“六一”和中秋佳节也寄去过节的礼品。结对帮扶一年来,共提供了学费2000元、慰问金慰问品等1300元,寄去衣服85件、书籍200多册。
10月19~23日,会长谭向华随广州市妇联的“广州妈妈爱心团”到汶川威州慰问结对帮扶家庭,带上助学金、慰问金和慰问品,亲临实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带去广州妈妈的问候。我会的三户结对家庭都是羌族,而且都居住在海拔3000多米的羌寨禹碑岭村,助学家庭——蔡明英,是一位残疾的单亲母亲,女儿9岁,当知道援助女儿上学的亲人要来看望她们,母女二人亲手赶出一幅约2米长1米宽的羌绣壁挂,绣上“赠送给爱心人士谭向华女士”字样,并早早准备好自家种的苹果、桃子等摆满了一桌,向广州的谭妈妈表达了感谢之情,使谭会长非常感动,回来后表示一定要将“羌绣”用镜框镶嵌起来。之后,谭会长又带着礼品和慰问金,继续完成余下来两户“情感关怀”家庭的上门慰问。每到一户都详细地询问相关的情况,了解家庭的现状并一一记录下来,回来后与女联会的同胞们汇报和想办法尽量给予帮助,如年龄最大(80岁)的单亲特困母亲——张明芝,身边只有孙儿和孙女,现在与刚结婚的孙儿一起生活,而且环境也还比较好,大家也感到非常的安慰。而住在海拔最高、生活比较困难的张明珍一家,情况就比较让人担心,她在地震中脚受伤经常疼痛,家里的生活环境比较差,虽有4位儿女,却都在外面找工作打工,独自一人留简陋的房子里面坚守着那份孤独和对儿女的担心与期盼,念叨着儿女们是否安全能找到工作、是否能成家等等,谭会长仔细听了情况以后,除了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以外,告诉她回来以后会给她找一些能治疗她脚伤的药,尽量给张明珍最大的安慰。慰问的行程结束后,“广州妈妈”们先后参观了位于映秀镇的地震博物馆和汶川第一幼儿园、汶川自来水厂、汶川第一小学、阳光家园住宅区等广州市在威州的五项援建项目工程,并与汶川第一幼儿园的教师、广州前线工作组等进行了联欢。



根据广州市妇联的工作安排,明年对“广州爱心妈妈家庭结对帮扶”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她们生产自救、脱贫致富。接下来我们的任务还很繁重,意义更重大。
(樊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