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8日至6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测量方法(送审稿)》、《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送审稿)》、《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控制标准(送审稿)》三项国家标准的专家审议会。审议会通过了三项标准的送审稿。卢庆普就是前两项国家标准制修定项目的课题组核心组成员。现任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的卢庆普,对上述标准在我国环境噪声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是这样评价的:
《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填补了我国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的空白。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低频噪声评价的标准。该标准将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备受困扰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低频噪声扰民的问题。
《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测量方法》亦提出了4类区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噪声的限值。该室内噪声限值的提出将会有效地解决4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的声环境备受交通噪声干扰的问题。
现在,卢庆普又将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环保总局有关环境噪声的新的科研项目,工作非常繁忙,在百忙之中,他接受了我的访问。
卢庆普1953年出生于广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在校期间读书非常努力,门门功课都很优秀。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正逢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好不容易重返校园正想好好读书的时候,却又要到从化分校“学工学农”,开山地、割水稻、踩泥砖等等,从早干到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仍然坚持读书,中午别人睡觉的时候,他带着向别人借来的旧课本,悄悄地读起来。
1977,全国恢复高考,卢庆普在中学教师的岗位顺利考上了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调到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从事环境物理,主要是环境噪声,环境振动的监测、评价工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娱乐场所等噪声污染源急剧增加,为了能给政府提供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科学依据,卢庆普经常深入噪声污染监测第一线,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确定监测点以后,经常需要一天24小时昼夜不间断地监测,非常辛苦,但是为了能在现场搜集到更多第一手资料数据,他不辞劳苦。卢庆普在大量详实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先后完成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分析》、《广州市典型路段交通噪声和车流量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分析》、《广州市天河体育场大型露天演唱会环境影响分析》等多篇论文,多次在全国的环境噪声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发表在相关的专业刊物上。
卢庆普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非常执着。广州某住宅小区一户居民投诉在其卧室内觉得交通噪声很吵,很烦人,感觉心脏很不舒服,无法正常睡眠和工作。卢庆普到该住宅内为他们作现场监测调查,发现该卧室内交通噪声并不大,完全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可是为什么该卧室的主人却感觉无法忍受呢?卢庆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查阅了大量书籍,搜集大量实例,通过反复的试验,发现了原来交通噪声是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泛的住宅建筑室内的低频噪声污染源,其污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交通噪声的低频峰值频率激发了临街住宅建筑室内的低频共振——驻波。为此,他撰写了论文《驻波产生的室内低频污染》,该论文在《2004年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并刊登于2005年《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该论文提出的观点为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一观点,广州市已经率先全国其他特大城市开展了非常出色的交通噪声的防治工作实践——使居住在交通干线两侧的住宅室内享受到别墅区的声环境质量。
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住宅楼、生活小区、综合性多层与高层建筑物的建成与使用,建筑物附近以及内部安装了相应的机电设施,如电梯、生活用水泵、供电变压器、空调制冷机房、冷却水塔、各类通风机、抽油烟机等以及一些娱乐场所如DISCO歌舞厅等,上述各类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主要是通过建筑结构直接传播至建筑物室内(也有部分是通过空气传播,经过门窗穿透进入建筑物室内)造成对室内工作、居住者的低频噪声干扰,近年来环保部门收到大量此类投诉。
由于以往的环境噪声监测评价标准中没有关于室内低频噪声污染的评价量与评价标准,所以出现了监测结果与人的主观感受不一致的情况,面对受害群众强烈的不满,卢庆普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鞭策,他下决心攻克这一难题,根据对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的研究整理,终于研究出《室内声环境评价量、限值及监测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该项领域的空白。卢庆普运用这一研究成果,已经为很多深受低频噪声困扰的群众解决了问题,深受群众赞赏。
当我问及卢庆普为什么会对工作这么执着时,他说:“面对受害群众充满期待的眼神,简直把我们当成医生一样,希望我们为他们诊断、解决扰人的噪声问题,自己能心安理得吗?”正是这种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的精神,使他通过忘我的艰苦研究工作攻克了这一难题。卢庆普说:“每当帮助群众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噪声问题,群众那充满喜悦的眼光,就是对自己最好的鼓舞,使自己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是由于卢庆普对环境噪声的深入研究,在国内同行会议上发言常有独到的见解,国家环保总局在进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测量方法》等标准制修订前,特地邀请他参加有关标准制修订的座谈会,并邀请他作为课题组核心组成员参加了国家环境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测量方法》、《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的制修订项目。
最近几年,卢庆普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机动车污染控制子项目》——D1子项《户外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编写工作;完成《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点信定址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投标文件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
作为一个热爱本职工作,负责任的工程师,卢庆普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工作原因,卢庆普对于以前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有着比别人更深的体会,他希望尽自己所能为环境保护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让政府能更好地做好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工作,卢庆普除了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1999年,卢庆普加入民建,谈及加入民建的原因,卢庆普说,就是看重民建这个参政议政的平台,可以更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卢庆普多次在市民建、市政协会议上发表提案、建议、一人一议等,他提出的《进一步降低市内交通噪声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关注住宅建筑室内低频噪声污染,创建绿色健康安静住宅小区》、《认真贯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等提案,作为民建市委会的提案,在市政协会议上发表,其中《进一步降低市内交通噪声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提案获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优秀提案奖;《认真贯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提案获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优秀提案提名。很多提案或建议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卢庆普对民建工作的热心及贡献,在2002年4月召开的民建广州市委员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十三届委员;在2003年广州市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广州市政协第十届委员,并当选为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当选为1999-2000年度优秀会员;现任民建市直一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