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商业界组织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同时,也是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工商联要充分发挥助手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这是党中央赋予工商联的新的重大任务,也对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工商联要进一步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民营经济人士的愿望和诉求,更好地推动民营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才能履行好桥梁纽带和助手职能,更好地为民营经济发展造势升温、鼓劲加油,促进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建言献策水平
工商联是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之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工作实践中,要研究和采取措施,增强会员通过工商联渠道参政议政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一是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和谐环境的形成,深入调查研究。
(一)强调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展开实地调查。一是在没有扎实理论研究准备的基础上展开调研往往难以放宽视野、把握全局,不仅对调研成果的分析难以深入,而且政策建议也容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系统性学习与调研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理清调研思路已经成为了工商联调研的“必修课”。二是更加注重全面听取、综合分析各方面意见。对同一问题的实地调研,努力实现调研对象的多样化,在综合听取、分析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普通职工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后,再形成调研报告。
(二)充分利用政治协商这个平台,抓紧建立健全反映民营企业合理诉求、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的工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委员会的作用,凝聚政府部门、政协部门、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集思广益,提高参政议政的整体水平,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为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力量支持。
二、在服务发展上下工夫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工商联工作的第一要务。工商联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拓创新,当好桥梁助手,进一步凝聚力量,在服务发展、服务大局中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致全国工商联“八大”的贺词中指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入,一些原来属于工商联的服务管理职能要逐步归还和移交给工商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商会等人民团体去办”。
尽心竭力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排忧解难,切实履行“帮助服务”职能。一是维权服务。依法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是工商联工作永恒的主题。二是信息服务。利用工商联联系面广、朋友多、信息灵的优势,积极组织会员到外地参加招商会、供货会、商品展销会、贸易洽谈会、物资交流会等,为他们提供商品信息和市场行情。三是资金服务。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积极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四是科技服务。组织各类讲座、培训。五是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组织民营企业家到港、澳、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美国及沿海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广交朋友。六是推荐人才。工商联在做好商务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推荐人才。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政协代表和委员、行风监督员等,从而大大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地位。
三、培养一支优秀建设者队伍
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民营企业家要健康成长,要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支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代表人士队伍是党赋予工商联的光荣使命,也是工商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商联对民营企业家既要鼓励支持,又不能放松教育引导。要密切关注民营经济群体中代表人士的产生和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做好他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一是大力开展非公有制领域党建工作,进一步推进会员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中的党、团、工组织的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家奋发向上,富而思进,为建设者队伍的形成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二是把工商联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当好政企沟通的协调员、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三是建立代表人士培养和选拔机制,根据代表人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创新载体和手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路子、搭平台。四是大力宣传表彰代表人士队伍中的优秀分子,树立先进典型,配合统战部做好代表人士的推荐和政治安排,通过典型带动,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队伍。
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工商联只有真正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脉搏,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职能,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切实维护民营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掌握的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才能增强工商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潘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