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新闻中心 民建知识 组织建设 宣传理论 民建先贤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会内监督
机关建设 基层快递 联 谊 会 专 委 会 会员风采 作品园地 民建历史 热点专题 基层组织
站内检索: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中心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
 [图文]民建广州市委会赴毕节、安顺开展帮...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番禺区基层委、企联会番禺分会赴贵州省开展...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2025年度第二次基层委...
 [图文]市委会赴云浮温氏食品集团调研
 市委会理论文化宣传委参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
 民建企业家共创训练营:共探AI时代的企业...
 凝聚共识建诤言 汇聚合力促发展 黄埔区基...
友情链接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访民建会员刘善馀
发布时间:2009-06-29 15:51:00  来源:本单位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笔者依约寻访了“默耕阁”的主人、民建会员刘善馀老师。笔者被热情的老师请进“默耕阁”;室虽不大,但书香味甚浓:著名的书法家麦华三的墨宝字字珠玑;另一名家梁锦英所书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则笔走龙蛇,气势不凡;配以老师亲绘的梅、兰、菊、竹国画及自书的铁划银钩般的诗词条幅,相得益彰,好一个缩龙成寸的书画展。正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眼前的刘善馀老师,和蔼可亲,有学者儒雅风范。她是一名执教35个春秋的人民教师,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视为己任,甘当“园丁”,默默耕耘,成绩显著,桃李满天下。她家是民建世家,其先父是民建会员,她很早对民建就有所了解;其丈夫也是民建会员,一家子对民建一往情深。作为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她早年师从麦华三大书法家专攻钟王书体,造诣深厚,经她传授书法的弟子作品名扬海外。

喝着老师递过的香茗,笔者顺势打开了话匣子:“老师,您说教学是您人生中的绝大部分,请您谈谈在几十年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其实,这可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默默耕耘,默默奉献。”老师说。是啊!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又何尝不是老师的人生信条呢!

1965年,风华正茂的刘善馀成了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先后在广州市越秀区天香街小学、一德东一小和海珠区革新路小学共任教35年,期间屡获奖励:1983年获中共海珠区教育局委员会和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授予的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11月,通过广州市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具备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由广州市人事局核发相关证书;20013月获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为广州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终身从事教育奖荣誉证书。其实,老师所获的奖励远不止这些。悠悠三十五载岁月,老师在教书育人的繁忙中度过,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都贡献给神圣而光荣的教育事业。老师曾在小学里执教数学、语文,当过班主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小学开设英语科,老师从此执教五、六年级英语,兼任图画、自然等专科。年复一年,送走了一批批毕业生,又迎来了一批批新生。老师体验到在工作中既有艰辛也有欣慰。说艰辛是多数学生对英语科有畏难情绪,这成了教学中的“拦路虎”。初学时满腔热情,继而知难却步,往往是学生学习成绩呈优劣两极分化的原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刘老师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在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当年,老师使出自己善画的招数,通过图片、情景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设计出排演英语小话剧、树典型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教学。与此同时,狠抓薄弱环节,促进中下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别人学一遍,要求中下生学两遍,甚至多遍。为此,老师虽然牺牲了大量个人业余时间,但觉得很值。把掉队的同学拉上来,教学质量上台阶,还有什么比这更感到欣慰的呢?老师说,特别是不时听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多年后的学生现在已成为各个岗位上的优秀人才,闻之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为人师表者先受教育。老师说,只有文明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文明的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提倡师德,要求教师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只有忠诚于教育事业,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光和热,才能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甚至是毕生难忘的。怪不得有人说,学生的言行中,有着老师的“影子”。如果在教师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外,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学生中各种思潮的出现,必然和社会现象密切相关,如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早恋,讲排场,高消费等,有些是仿效成人的做法,有些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学校是学生信息反馈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教育学生的前沿阵地。在转化后进学生过程中,家庭、社会与学校只有步调一致,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也只有排除了干扰学生学习的各种障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提倡五讲四美,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针对学生各个时期的思想动向,给予正确的引导则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可喜的是,现在学校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公德习惯:如注意礼貌用语,爱护公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但他们毕竟还是稚气未脱的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材,任重而道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负有神圣职责的人民教师必须继续把教育青少年的艰巨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为培养有社会公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而不竭努力。

“本人向来是学校里的业务骨干,也许我的确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吧。埋头本职工作之余,还担任学校的宣传工作。”老师说,“写快报,书大标语,制大壁画,做出一些成绩。我并不以为然,觉得为学校尽个人能力工作在所当然。而我却荣幸地得到奖励:1978年出席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表彰;1983年、1985年、1988年先后出席海珠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表彰;1989年再度出席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表彰;1992年被海珠区人民政府记功一次。在荣誉面前,我保持低调,还是默默耕耘,默默奉献。”

老师在回答笔者提问时说到:“先父是民建会员。自己早对民建有所了解,有参加民建的愿望。19896月我被批准加入了民建,现为文教支部成员。入会后,我热心会务工作。1992年出席民建广州市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起历任了两届民建广州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1997年出席民建广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2002年出席民建广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我不忘尽我的所能为民建工作,曾为《广州民建》、《广州工商》提供书法作品,为民建举办会庆纪念展览和公益事业挥毫作画。现在虽然我已经退休,但我觉得,只有发挥个人的光和热,才有生活的目标和乐趣。”老师如是说。

最后,老师道出了“默耕阁”的来历:刚才我说过,我的人生中,教学是我的绝大部分;而业余时间我便沉浸在书艺的无垠天地中。我师从麦华三大书法家专攻钟王书体。后来教授书法,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老师现在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研究研究馆岭南诗书画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政协书画联谊会会员和新雅诗书画社社员。老师曾指导少至五岁稚童,老至白发长者习练书艺。学生中有的获得区、市、省乃至全国的书法艺术竞赛各种奖励,个别学生作品还被选送到日本交流。“因此,我把陋室命名为:‘默耕阁’。”老师介绍说,广州市文史馆馆员、大诗人余藻华曾为室名撰联曰:“默祝人如松柏健,耕耘乐自砚田来。”

采访工作结束,笔者离开“默耕阁”向刘老师道别。笔者有所感悟:老师仅仅是“余热”发光吗?不尽是!她用自己的知识和书法艺术,让人生散发出璀璨明亮的光和灼炽暖人的热。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