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 页 新闻中心 民建知识 组织建设 宣传理论 民建先贤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会内监督
机关建设 基层快递 联 谊 会 专 委 会 会员风采 作品园地 民建历史 热点专题 基层组织
站内检索: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新闻中心
 [图文]民建广东省委会、广州市委会联合举...
 [图文]民建广东省委会、广州市委会联合开...
 [图文]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召开理论学习中心...
 姚建明主委赴荔湾区调研
 张海玉出席可信工业数字化发展研讨会
 荔湾区基层委两支部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姚建明主委赴增城区调研
 “爱”不闲置 “锋”火相传——花都区基层...
 天河区基层委召开入会发展对象见面会及20...
友情链接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理论  > 理论研究

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


发布时间:2009-07-03 16:47:00  来源:本单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1115首次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也明确阐述:“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在要求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决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属于人民的范畴,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政党的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中共十七大报告及白皮书表明的政党制度的有关方针政策,既是对参政党与执政党关系、地位、作用的明确,也是对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完成自身使命,有效履行职能,就必须加强能力建设,具备参政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这是决定参政党素质和作用发挥的重要基础。这种能力建设既包括党派机关的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建设,也包括参政党成员个人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的提高。

从民主党派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参政党能力近年来随着组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而逐步提高,成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民主党派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参政党职能对参政党能力的要求与参政党的实际能力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和差距,也与中共的执政能力不匹配(尽管其中存在着参政党与执政党党员数量的极大悬殊)。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高参政党自身素质和水平,培养一支知识丰富、领域宽广、多专多能的高素质的参政议政队伍,已成为民主党派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它不仅是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参政党能力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机关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本人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认识:

一、民主党派班子建设

班子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关键,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骨干作用至关重要。领导班子作为党派中具有一定地位、握有一定权力的群体,肩负着带领党派成员履行职责的重任,他们的言行对党派成员有着示范性、导向性及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能力,才能带领广大成员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班子建设的目标是搞好政治交接,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成员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主、高效的领导集体。班子成员要弘扬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高全局观念、服务意识和政策水平,与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持良好联系,建立和谐政党关系;要不断规范各项工作,做好会组织及全体会员的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工作。

二、民主党派机关建设

机关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党派机关是民主党派组织开展活动的载体、反应意见建议的窗口和工作运转的枢纽,关系到民主党派工作的正常运转、民主党派职能的良好履行以及民主党派组织的不断发展。加强机关建设,使机关成为联系成员的纽带和桥梁,对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意义重大。党派机关人少事多,对民主党派专干的要求更要严格,必须要求机关成员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要教育机关干部增强工作责任心,刻苦学习民主党派章程,钻研民主党派业务知识;要通过教育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培养;与中共组织部门、统战部门探讨符合条件的党派成员到党派机关工作锻炼;要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活跃民主党派机关氛围,多组织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开展活动,为党派成员排忧解难,使民主党派机关成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温暖之家,增强党派的凝聚力,增强党派成员的归属感。

三、工作机制建设

机制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中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必不可少的载体。机制建设就是要逐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适应组织运行需要、对党派成员有吸引力、约束力的制度,并努力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党内民主机制。即把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运用到参政党的党内生活中来,确保在参政党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全体成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推进党务公开,这是党内活力的根本所在。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为民主党派的党内民主机制建设树立了榜样。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治运作的主体,民主党派更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党派成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班子成员考核制度,公开党内选举的各个环节,杜绝选举过程的贿选和暗箱操作,营造党内民主选举、民主讨论环境。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充分调动党派成员的积极性,保持党派成员的政治热情,发挥党派成员的创造性。

二是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民主党派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民主党派中来。他们基本上都是各方面的代表性人士,许多是中高级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和中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往往都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有知识和专长,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影响,有急切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表达意愿,党派内部应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集中运用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热情和智慧,拓宽、畅通建言献策渠道,使代表人物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内部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推动参政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应引进竞争机制,择优选用党派骨干,防止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防止沽名钓誉、功利主义的不良风气在骨干队伍中蔓延;不应只要求党派成员讲奉献,应让有高度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能力强的成员成为党派的中坚力量,不断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

对党派中的政协委员、市委委员、专委会委员等骨干力量,在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等方面更应有一个科学有效的量化考核机制,责、权、利相统一,有相应的责任约束,有对等的权利义务,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立行、立言”,名实相符,努力发挥表率作用,增强对外影响力和对内凝聚力。

四、党派成员能力建设

党派成员能力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永恒课题,党派机关应努力引导党派成员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参政党成员,把握会员思想动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教育党派成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应不同成员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法和形式,努力培养党派成员的各种能力。

一是政治把握能力:要教育和引导会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视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是非分明,培养和巩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共识。

二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要教育党派成员准确把握民主党派的工作性质和要求,熟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和程序,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态度,紧紧围绕中共十七大报告精神,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为着力点,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会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与所联系阶层及群众的联系沟通,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深入开展考察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把会组织的人才、智力优势切实转化为现实的参政议政成果,更高效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职能。

三是合作共事能力:合作共事是统一战线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要教育会员不断学习,学政治、学政策、学传统,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继承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讲团结、讲奉献,乐观、豁达、自律,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不断增强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共同奋斗目标发挥自身作用。

                  (曹艳红)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